这十分重要,否则,就会出现股市一下跌,就怪证监会主席的偏颇认识。
最典型的现象是:农民工的工资剔除通胀后,在1978年-2003年基本上没有变化,反映出劳动力供过于求。人力资本:对中低收入家庭来说,投资子女教育的回报率较高,他们愿意投资子女教育,人力资本积累较快。
实物资本方面,服务业的开放会带来新的投资机会,比如健康、文旅、培训和金融等。90年代初的关键词是市场化,1992年小平南巡和1994年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中国走市场化经济道路。实物资本:前30年中国企业家愿意投资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内需和外需都很强,二是人口红利I提供了高储蓄率,压低了融资成本。第二,延迟退休,也有助于降低社保压力。而在2004年之后,尤其是2007年至今,农民工工资剔除通胀后平均每年上涨15%。
由于农民工的工资远低于城镇居民的收入,大量低收入的农民工进入城市,就会长期压制城市的工资水平,再加上中国加入WTO,使得中国顺势成为全球的制造工厂。通过这样一个分解,我们把中长期内,导致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快慢的生产要素分成劳动力数量、人力资本、实物资本、技术和制度这五个层面。加快相关制度规则与国际接轨,不断完善会计、税收等配套制度。
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更好地发挥汇率在宏观经济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中的自动稳定器作用。金融业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要适应不断提升的金融业开放水平,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风险防控体系。金融服务业开放要在持股比例、设立形式、股东资质、业务范围、牌照数量等方面对中外资机构适用同等监管要求和标准,以更加透明、更符合国际惯例的方式同等对待内外资金融机构。
加强顶层设计,统一规则,同类金融业务规则尽可能合并同类项。扩大市场准入的同时不断完善金融监管,使监管能力与开放程度相匹配。
第一,坚持金融服务业开放、金融市场开放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相互配合,协调推进而纳斯达克于1971年成立时,立意就不同,一是只用计算机联网做电子交易,没有像纽约证交所、美国证交所那样的物理交易大厅,放弃手工运作。在A股市场起步和推出《公司法》《证券法》的时候,决策者更多想到的是帮国企融资,而不是为扶持民企、为鼓励草根创业、为降低贫富差距而来的。上市门槛的后果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要有上市门槛,怎么不完全放开呢? 这就涉及到许多监管逻辑了。
那么,纳斯达克是怎么做到对草根公司开放的呢? 纳斯达克的草根革命 在19世纪的时候,美国有很多地区性股票交易所——波士顿证交所、费城证交所、芝加哥证交所、堪萨斯证交所等等,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侧重点和上市要求很不同。由于这个历史,从一开始,纽约证交所就以精英公司定位,一方面上市要求非常苛刻,没有很多盈利就休想上市,另一方面也引领美国证券市场的规则和产品创新。最近这些年,纽约证交所感觉到压力,也想方设法去弥补失去的机会,尽量争取更多高科技公司去他们那里上市。美国证交所以前是第二大证券交易所,其交易场所和交易方式跟纽约证交所基本一样,差别在于这里上市的公司多为中小型企业,交易量较小,流动性较低,因此草根性比纽约证交所强,但以往的上市门槛与成本还是比纳斯达克高。
常用的底线指标包括公司规模、收入、利润。纳斯达克近 4千家上市公司中,有一半是高科技公司,尤其是互联网相关的上市公司绝大多数都在纳斯达克,生物工程类公司也汇集在那里。
2008年这个交易所被纽约证交所收购,变成了后者的中小企业板。同时,这种门槛设置得越高,就越会压抑草根创业,使创业公司难以享受资本市场的机会,恶化贫富差距。
这也恰恰是让孙挺纳闷的地方,因为在他看来,到证券交易所上市的门槛那么高,怎么能说资本市场不只是给精英公司和富人服务的呢? 他说,沪深证交所主板上市的条件很多,一是最近三年的净利润年年为正并且累计超过3000万,最近三年净现金流累计超过5000万或者营业收入累计超过3亿元,二是无形资产占净资产的比例最多不超过20%,也就是要求有很多楼房设备之类的有形资产。最老的交易所当然是纽约证券交易所,成立于1792年。而设立这些门槛的挑战在于:靠什么标准来识别好公司和坏公司?找到最后,人们总喜欢借助公司规模、收入、利润、资产回报、经营年龄等显性指标,背后的逻辑当然是把公司大、赚钱多跟好公司画等号,以此降低投资者被骗的风险。在2006年,大约每10家高科技IPO中,只有一家在纽约证交所,其它都在纳斯达克上市。纳斯达克推出的变革,不仅改变了美国的创业创新生态链,巩固了美国的高科技地位,而且提升草根致富的机会,使股市不再是精英的专用品。我们最后总结一下今天的要点。
特别是在1840年代后期电报投入使用之后,各区域交易所之间的一体化开始加速,造成纽约证交所的中心化和其它交易所的逐步边缘化,使纽约证交所更是精英公司的上市地,能够在那里上市慢慢变成企业家创业的最高荣誉和终极目标。比如,2008年纽约证交所要求,即使你的公司不盈利,但只要总资产高于5千万美元、市值超过1.5亿美元,也可以在纽约证交所上市。
你看到,如果说美国以高科技和创新创业文化领先世界,并且在美国草根也能实现财富梦的话,那么,纳斯达克真的是功不可没,是纳斯达克让不盈利的年轻公司也受到欢迎,是它的高科技形象,是它跟创投基金行业配套形成的一条龙,激发了社会各阶层的人去创新创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七十八条,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金底线为1000万元,而日本的底线注册资本大约82万人民币,英国64万人民币,而美国没有注册资金这个概念,也就是注册资本为零。
而纳斯达克一开始就没有基于利润的上市要求,让年轻的草根公司也能上市,既促进科技行业的发展,又让平民创业者有出人头地的机会,降低致富的机会差距。第三,许多其他政策和法律法规也会影响贫富差距。
现实中的贫富差距是由一个个具体政策决策的后果日积月累而成的。这些经历也让我们看到,制定监管政策和金融政策时,不能只看到所要解决的问题,而必须看到其对收入差距、财富分配的影响。也就是说,小王的快外卖公司是否能比较快上市会决定它对创投基金的吸引力。单纯有创投基金行业当然还不够,关键还要看创投的公司能否轻易上市退出。
比如,这些收入、利润和资产回报等数据本身都可能造假。比如,公司注册资金底线要求越高、上市公司虚假陈述的处罚越轻、房地产靠行政手段去库存越多,等等,贫富差距就会扩大越多。
纳斯达克的高科技定位有多成功呢?到几年前,只有IBM、惠普等几家大牌科技公司在纽约证交所上市,而其他像苹果、微软、英特尔、思科、亚马逊、谷歌、脸书等科技领军公司都在纳斯达克,全美国市值最高的四家公司都在纳斯达克。这两家交易所之间竞争加剧,包括竞相降低上市门槛。
新创办的公司怎么有那么多有形资产?为什么要那么多有形资产?这些门槛难道不是为老牌公司设立的吗? 上市门槛越高,当然越不利于草根创业公司分享资本市场的好处,也就不利于降低贫富差距。第二,纳斯达克和纽约证交所的对比表明,不能只看到高门槛的好处,因为高上市门槛使证券市场成为精英俱乐部。
从二战到2008年纽约证交所收购美国证券交易所之前,在它的主板上市交易的公司长期维持在2200至2500家之间,该交易所也吸引了一些外国精英公司到那里挂牌交易。当然,这也反过来抬高它的上市门槛,仅仅盈利很多还不够,财务指标只是必要条件,绝不是充分条件,还要看交易所的发审委是否喜欢你这个公司,是否喜欢你所在的行业,比如,假如你的公司的业务是做洗衣店或者做外卖,他们可能会因为太草根,在纽约证交所挂牌上市会有损形象而拒绝。跟上市门槛类似的规则是公司注册资本要求。(本文为作者在喜马拉雅《陈志武教授的金融课》的讲座文本) 进入 陈志武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纳斯达克 资本市场 。
在这个过程中,纳斯达克改变了股市只对精英公司开放的历史,现在草根创业企业也能加入。很显然,一个国家的公司注册资金底线越高,那些有好理念但无资金的草根就越不能进入创业者行列,穷人的子弟就越难有机会加入富人群体,固化贫民与富贵之间的鸿沟。
二是还没有利润的新公司也能申请上市,这对于像亚马逊这样的高科技公司十分关键,扶植新秀,让他们致力于增长事业,而不是忙于短期盈利。但到目前为止,两家交易所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
正如以前谈到,在上市公司和外部投资者之间,总是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信任鸿沟,所以,各国证券交易所和监管法律法规都对公司上市设立门槛,愿望当然是通过把一些不成气候的小公司排斥在外以保护投资者。纳斯达克是美国创新创业生态的关键一环。
本文由伸头缩颈网发布,不代表伸头缩颈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ofhrx.onlinekreditetestsiegergerade.org/61877/077.html